更特色:首次設立廣東荔枝館
30日,記者在2019廣東·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上了解到:該博覽會首次專門設立了廣東荔枝館,展示了掛綠、白糖罌、白蠟、黑葉、妃子笑、桂味、三月紅、中華紅、糯米糍、鑒江紅糯、進奉、馬貴荔等十幾種名聲在外的廣東精品荔枝品種。不僅新鮮荔枝,荔枝果干、荔枝果醋、荔枝酒、荔枝蜜等眾多荔枝加工品也通過邀請觀眾現場品鑒的方式,向世界展示廣東精品荔枝。
廣東四城盛產荔枝:廣州、陽江、茂名和湛江。廣州是我國著名的荔枝傳統產區,種植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。目前,全市荔枝總面積約45.7萬畝,年產量5-7萬噸,主要優質品種有桂味、糯米糍等,成熟采收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。近年來,廣州荔枝產業鏈全面發展,除生產種植之外,已培育一批運作良好的荔枝采后保鮮、加工銷售企業。陽江2019年種植荔枝面積共30.63萬畝。陽東區獲得“中國雙肩玉荷包荔枝之鄉”稱號,雙肩玉荷包荔枝在2001年北京國際農博會上獲得金獎,2006年全國荔枝龍眼交流訂貨會上被評為“中國十大荔枝品種”。茂名打造荔枝休閑文化旅游帶,逐步形成“旅游+荔枝”“文化+荔枝”“康體+荔枝”等“+荔枝”融合模式,荔枝產業帶動鄉村旅游人次超過2000萬。
湛江作為廣東荔枝主產區之一,荔枝種植總面積近三十萬畝,年產量約十五萬噸,主要品種為妃子笑、白糖罌、桂味、雞嘴等,上市時間為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,主要分布于廉江、徐聞、雷州、遂溪,以廉江市種植面積最大,約占全市的百分之八十?,F規模種植戶(主體)有八百九十四家,一萬畝以上有三家,一千畝以上有九家。湛江荔枝具有上市早、品質優、種植效益好等特點。目前產品主要以鮮果銷售為主,主要銷往省內以及上海、北京、杭州等大中城市,部分產品出口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等國家,出口量為一千五百噸。(記者朱明杰 黎陽明 林艷芳)
更創新:將以“現場表演”精彩推介農產品
5月30日,2019年廣東·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在我市奧體中心開幕。作為主辦單位之一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公司,發揮最大專業展廳優勢,推出“2+5”現代產業體系下的多種農產品,在展會期間為各方來賓及市民現場提供看、玩、吃、買等優質服務。值得一提的是,采取了創新特色舞臺方式,將以類似于“現場話劇”的形式推介,讓原本枯燥的農產品介紹變得生動有趣。
正門一進來農墾展廳,映入眼簾的便是擺放整齊的生鮮瓜果蔬菜以及茶葉等,農墾工作人員熱情捧上鮮美的荔枝、芒果以及菠蘿,讓來賓嘗嘗鮮,感受農場豐收的喜悅。展廳中心一座26平方米且有大屏幕背景的特色舞臺,大屏幕正在播放湛江農墾的發展歷程影片,見證六十多年滄桑巨變,六十多載辛勤耕耘。展廳門庭若市,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。
據介紹,特色舞臺將連續以類似于“現場表演”的形式,分別推介紅星農場菠蘿、紅湖農場荔枝、紅江農場紅江橙(預售)及現代農業公司蒸青茶葉、菠蘿罐頭、綠色糧油等來自全國農墾的多個產品。
記者了解到,本次農博會農墾展廳面積480平方米,除了傳統的展位展臺之外,還有廚房、舞臺、品茗、會客等新布局。繼續以“良品生活、源自農墾”為主題,突出“湛墾佳農”公共品牌,貫穿“央企做農業,安全有保障”理念。
近年來,農墾為了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,湛江農墾應勢而動抓機遇、順勢而為謀振興,加快構建“2+5”現代產業體系。所謂的“2+5”現代產業體系,“2”代表橡膠基地和甘蔗基地這兩大基地,“5”代表劍麻、半島果蔬、房產物業、醫療健康養老和農業休閑旅游這五大主導產業。(記者黎陽明 通訊員孫遠輝)
更現代:“互聯網+”讓每一畝田更有價值
30日上午,記者在東盟農博會上看見,著眼于農產品的原貨市場、打造全國領先的農產品B2B電子商務平臺的“一畝田優選基地”參加了展會,吸引到不少參展商和農戶前往咨詢了解。作為一家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、深耕農產品產地、促進農產品流通效率的互聯網公司,該平臺定位于推動“農產品進城”,致力于“讓每一畝田更有價值”。
記者從展會上了解到,一畝田采取B2B電商業態,主要為具備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經營主體交易撮合服務。通過規?;灰?,降低城鄉物流成本;同時,通過專業買家理性持續采購,倒逼農產品生產標準化,促進農產品的規?;?、品牌化生產,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。平臺的供應商主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種養大戶、農業龍頭企業、農產品經紀人等,采購商主要有農產品批發商、加工企業、商超、餐飲連鎖企業、出口貿易企業、機構買家、生鮮電商及社會化電商等。
推介會上,有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、種養大戶和農產品經紀人關心如何成為該平臺的合作伙伴,還有通過一畝田能夠獲得什么樣的互聯網技術服務。
遂溪一畝田萬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麥經理介紹,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,一畝田開發運營具有多重功能的手機APP,形成系統的移動電商平臺,功能包括:供銷發布、行情查詢、交易撮合、精準對接、線上支付、誠信檔案、實力認證、農貿農技服務等。
“在聚焦農產品交易撮合業務的同時,一畝田深耕農業產業鏈服務,通過拼車、產地倉、作物公司等推動優質農產品的便捷流通,并賦能產地生產者,助力區域農業產業升級。同時,一畝田基于平臺千萬級用戶生產經營行為,逐漸形成龐大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大數據,開發出天機系統、生意參考、行情查詢等數據產品,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支撐?!丙溄浝斫榻B說。
推薦閱讀
文章評論
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
登錄注冊
全部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