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風無情人有情,六旬果農綻笑顏
7月初,臺風“暹芭”席卷而來,它是自2015年的臺風“彩虹”以來登錄粵西地區的最強臺風,對整個粵西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。嶺南師范學院朝陽行社會實踐隊便是在臺風的洗禮后,來到實踐目的地——湛江市雷州市覃斗鎮流沙村的。
7月9日,在前往實踐基地的路上,實踐隊的隊員們注意到了溫暖的一幕:只見坐落于街角的水果販賣攤上,幾位老奶奶正看著隊員,露出燦爛的笑容。斑駁的樹影與清新的果香交織融合,隊員的目光與老人的目光不期而遇,匯聚成了一股“此時無聲勝有聲”的溫暖。
隊員們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果攤前,與老人們聊了起來?!澳棠淘缟虾?!您笑得真甜呀,是有什么開心事么?”聽到隊員們的疑問,果攤老板王奶奶說道:“雖然臺風來得緊急,但幸運的是果子都趕在臺風前搶收好了,以后的售賣也不影響,所以開心!”
(坐在路口販賣最后一點瓜果的奶奶 陳一輝攝)
隊員們在采訪中了解到,猛烈的臺風對于成熟的果樹而言是“致命”的。王奶奶表示,曾經有一年,即將成熟的果子一夜之間被過境的臺風全部吹落,造成了當地果農的巨大經濟損失。如今,已年近七旬的王奶奶也有一大片種植園,聽聞臺風“暹芭”要來,王奶奶便立即開始了果子的“搶收”工作。
被問及人手不夠怎么辦時,王奶奶笑著說,覃斗鎮政府、流沙村政府都很重視村民們賴以生存的產業,每當有臺風、暴雨等天災來臨時,村鎮政府都會提前許多就通知大家,并組織人手幫忙開展相關的維護工作,并想方設法為水果等農產品聯系銷售渠道。村里的村民們也團結有愛,臺風來臨前,無論是農民,還是漁民,都會聚在一起,互相幫忙。
“前幾天特別忙,前后叫來了十幾位幫工,在政府工作人員還有村民們的共同幫助下,總算在臺風刮過來之前把果子全部摘下來了?!?/span>王奶奶說。對于搶收下來的果子的后續處理,她也十分滿意,一提到臉上就收不住的笑開了花。奶奶說,以前交通不方便,網絡不發達,即使把果子摘下來了,也難以售賣出去,果子在倉庫里慢慢堆積,時間一長變成了壞果、劣果;現如今交通方便了,從覃斗鎮都能坐上直達廣州、深圳的車;網絡更是發達了,有了互聯網電商的幫助,臺風登陸前搶救下來的瓜果可以通過線上交易平臺零售、網絡直播助農帶貨等方式快速的轉銷出去,再也不用擔心果子壞在自己的手里了。奶奶笑著拍了拍果攤上的梨,“那么一大園子的,現在就只剩下這點兒還沒賣完咯!”
(船工師傅修理漁船 陳一輝攝)
臺風過去,照常搶修、逐漸恢復工作的同時,十字路口的果農奶奶也給了“朝陽行”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不一樣的收獲。
收獲之一,是他們親眼目睹、親身感受到了團結的重要性。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:“一百年來,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,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”。流沙村團結有愛的故事,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了應該牢牢樹立團結合作精神,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收獲之二,是他們體會了國家進步、科技發展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。流沙村的發展變化,讓隊員們深刻領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“科技興則民族興,科技強則國家強”的重要意義,進一步樹立了扎實學好專業本領,不斷強化創新思維的決心。
三下鄉還未過半,“朝陽行”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也將繼續秉持沉下心、躬下身、邁開步到問題現場調研,到基層一線歷練,到群眾身邊學習,當好動直碰硬勇上前的“一線兵”,當好虛心學習更進步的“小學生”,在基層一邊學習一邊進步,一邊耕耘一邊成長,在學習中搭好“進步的階梯”,在學習中造好“破浪的航船”,不斷積累實踐經驗,做電商助農背景下的''新青年''。
撰文:馮皓亭
照片:陳一輝
初審:莊漫詩
復審:周璇
終審:周璇